本網訊 7月24日,中國電力報重點登生物質氣化技術典型案例《德博能源:勇當生物質氣化技術“先行者”》。
德博能源:勇當生物質氣化技術“先行者”
2012年11月,國內首個高值化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項目——國電湖北荊門電廠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投入商業運營。一直以來,肩負生物質能研發應用使命的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德博能源),勇當生物質氣化技術“先行者”以實際行動托起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的一片天地。
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是指將生物質中固定碳與空氣發生不完全燃燒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揮發分熱解析出,生成高溫生物燃氣,送入煤粉鍋爐燃燒耦合發電。早在2002年,德博能源創始人張守軍董事長就瞄準生物質氣化項目,并全力投入。2003至2010年,德博能源以張齊生院士領航,先后召集了農業、電力、化工、熱能、燃氣等博士碩士50多名研發人員,聯合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等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系列攻關。
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歷經了無數次失敗,以越挫越勇的愚公精神,逐步開發出了原料處理量15千克/小時至3000千克/小時的生物質循環流化床氣化裝置。并成功在項目建設中達到實驗理論數據的目標,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的完美結合。
2012年11月至今,國電湖北荊門電廠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項目連續安全穩定運行近五年 ,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及設備故障停爐。
2014年9月5日,國家財政部網站上公布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長源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名列其中,享受0.75元/千瓦時電價,比原來補貼每年增加一千多萬元,項目運營得到了豐富的回報。
從運營情況看來,生物質氣化耦合燃煤發電項目諸多優點凸顯——發電效率高達35%~40%;生物質灰分進電站鍋爐前被收集。避免了對電站鍋爐受熱面的腐蝕;高溫燃氣輸送和燃燒過程無焦油析出;按照電力行業碳減排交易市場運算,每增加1兆瓦生物質耦合發電裝機,可減排二氧化碳0.826噸/小時……
“以60萬千萬的燃煤機組為例,耦合3萬千瓦的生物質量,按生物質發電每年運行5000小時計算,每年可以減少12.39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按照我國碳交易平均價格50元/噸計算。單二氧化碳的減排就可以創造619.5萬的效益。”張守軍在計算“環保帳”時如是說。
2012年12月至今,德博能源已與華電集團、大唐集團等大型發電集團合作開發以各類秸稈、農林廢棄物、垃圾為原料的12~30噸/小時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與電力行業緊密合作,在建的襄陽電廠等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項目即將投入運營。德博能源生物質氣化技術實現了耦合發電、多聯產、制備天然氣三翼齊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環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