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中國網報道德博能源董事長張守軍先生

發布時間:2021-02-02文字:[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為了藍天碧水凈土

——記生物質高值氣化產業領跑者、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守軍

人物小傳:張守軍,1972年生,男,漢族,安徽金寨人,高級工程師,安徽省民建會員。現任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德博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國電長源湖北生物質氣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作為第一發明人獲批國家專利100余項,率先提出“生物質氣化高值化利用技術”、“生物質工農能一體化利用技術”,并衍生出生物質氣化多聯產、生物質氣化耦合燃煤機組發電和雙流化床制天然氣/氫氣/燃料電池發電等多項原創性技術。主持及參加多項國家、省級科研課題,主編及參與編制多項行業標準。


“柴比煤貴不是不可能!”“燒農林殘余物等于燒錢!”“小秸稈大產業‘錢景’廣闊!”

……

初聽這些觀點,你是不是有種“癡人說夢”的感覺?但在安徽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眼前的事實又讓你不得不相信那散落在漫山遍野的農林廢棄物,真真切切都是“寶”。

這個讓“廢物”變“寶”的領頭人叫張守軍,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個從大別山革命老區安徽金寨走出來的高級工程師。他以科技呵護自然為己任,十年磨一劍,深耕生物質高值氣化領域,以生物質氣化耦合、生物質氣化多聯產、生物質氣化制氫/合成天然氣/燃料電池發電為突破點,率先研制出了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物質氣化高值化利用技術”“生物質工農能一體化利用技術”,個人擁有10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成功建設并運營近百項國內國際項目,創造了環保、高值、持續的運營模式,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合肥市科技進步獎、荊門市科技發明獎、華電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電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及參加多項國家、省級科研課題,主編及參與編制多項行業標準,實現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經濟效益的三翼齊飛,為營造藍天碧水凈土,造福子孫后代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尋著這串閃光的足跡,讓我們走近張守軍,走進他探索生物質綜合利用的內心世界。

突飛猛進”熱潮下的冷思考

生物質能,古老而又年輕的可再生能源,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薪火相傳”、“伐薪燒炭南山中”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我們熟知的成語和故事無不顯示著生物能源對我們祖先的重要作用。只不過是進入工業時代后,隨著煤炭、石油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發,生物質能源利用正逐漸式微。


潮起潮落,歷史的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各種能源發展也是如此。上個世紀末,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效應的日益加劇,生物質、太陽能、風力、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能夠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緩解甚至消除溫室效應,日益受到重視,多種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實現長足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快速壯大。

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環,同樣得到了科學家及產業界的青睞。由于生物質歷來與農民和農業為伴,在我國生物能源的最初發展,也是以解決農村清潔能源供應作為突破口,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技術應運而生。當生物質氣化產生的燃氣在農民爐灶上發出藍色透明的火焰時,不僅顛覆了燒柴做飯的傳統,也點燃了大家對生物質能源的激情,上至國家領導下到鄉野村夫,都在短時間認可了該技術。在大量財政資金補貼下,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技術在中國農村“突飛猛進”。一時間,各種生物質氣化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神州大地。


中國農村生物質氣化居民集中供氣項目

張守軍也是在這個時間進入生物質氣化領域的。他組織工程隊建設了一個生物質集中供氣工程,并親自盯在現場研究整個氣化系統的運行、設備維護、財務狀況等。經過一年左右的實際測試,財務平衡計算和深入思考,他逐漸發現了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項目存在的各種問題。

從技術上來看,集中供氣技術主要解決農民的一日三餐用能問題,導致氣化設備規模小且無法實現長時間連續穩定運行;由于啟停頻繁,焦油處理設備不完善,時間一長焦油逐漸在供氣管道凝結,造成了管道堵塞、設備停用;從商業角度來看,政府的財政資金提供了所有建設費用,各地上馬項目盡管熱情高漲,但項目運行后,燃氣費用很難從農民那獲得,不長時間項目就淪為面子工程,甚至只有領導來時才進行“表演式”運行。

此時,擺在張守軍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借著生物質集中供氣的熱潮繼續賺快錢,等財政補貼退出后,換一個領域來做;另一條是進行持續研發,解決生物質氣化的各種技術問題,將生物質氣化擴大到工業用途上,實現生物質項目自身良性循環發展。

抉擇是痛苦的,更是艱難的。作為出生在將軍縣金寨的孩子,與土地和山林的自然親近讓張守軍毅然選擇把生物質氣化作為終身奮斗的事業,他要用大別山賦予其性格中的頑強和勇敢,闖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在艱難抉擇中闖新路開新局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經過仔細調研,張守軍發現稻米加工行業能夠提供充足的稻殼原料,且經常面臨缺電窘況,在稻米加工廠利用稻殼氣化發電是通向生物質氣化工業化的第一扇門。

這一發現,讓迷茫中的張守軍找到了方向。帶著興奮和希冀,他注冊成立了德博能源公司,開始組織力量進技術行攻關。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高效凈化設備,解決了燃氣中的焦油去除問題,匹配適應生物燃氣特性的內燃發電機組,實現了氣化設備連續穩定運行。經過幾年的發展,他們依次開發了50kw~3MW的稻殼氣化發電系統,德博能源也逐漸站穩腳跟,在氣化發電行業內開始小有名氣。


江西上高2MW生物質氣化發電聯產炭項目

湖南寧鄉2.5MW稻殼氣化多聯產項目

然而,千禧年的到來并未給生物質氣化行業帶來好運,由于前期農村集中供氣的大量建設并陸續停產,浪費了大量財政資金,不少主管部門開始談“氣化”色變,國家、省、地市大量叫停項目建設,退出財政補貼。而隨著國家大量電源項目的建設,米廠缺電情況基本緩解,作為氣化發電原料的稻殼也隨著用途逐漸增多,價格不斷攀升。

氣化集中供氣和氣化發電這兩條路越走越窄,而2007年開始發展起來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逐步成為了生物質利用行業的主流,氣化技術逐漸被邊緣化。

行業困境下,很多氣化企業逐漸消失或者開始轉行,德博能源同樣面臨堅守氣化還是退出轉行發展的又一次艱難選擇。

是進還是退?張守軍帶領公司人員仔細分析氣化行業形勢以及面臨的困難后,一致感到氣化行業出現波動是行業發展的必然,主要原因在于氣化技術本身不完善和氣化應用的范圍較小,導致過度依賴國家補貼和稻米加工行業。為此,他們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加大對氣化技術的研發力度,開拓生物質氣化產品的應用和領域;另一方面,借力國外市場,針對東南亞、非洲和歐洲市場,推出專門應用于獨立電網的小型氣化發電設備。

斯洛文尼亞400kW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

希臘400kW橄欖渣氣化發電項目

“只要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回首那段歷程,張守軍感慨萬千。為了氣化事業發展,德博能源開始與相關科研單位深入合作,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他們從生物質原料特性做起,建立了涵蓋秸稈、稻殼、玉米芯、木塊、竹屑在內的100多種生物質的堆密度、流動性、元素分析、灰成分等理化特性庫;開發出了適合不同原料的固定床和流化床氣化裝置,實現了對燃氣和生物炭等多種產品的智能調控;研發多工況下生物燃氣的高效清潔燃燒利用技術,實現了生物燃氣在電力供應、熱能生產、化工領域、金屬冶煉等領域的全覆蓋。

在生物炭材料上,張守軍花費了更多的功夫,詳盡分析了不同的生物質炭的特性。秸稈炭具備一定燃燒熱量,富含植物生長必需的 N、P、K、Ca、Mg 等營養元素,且具備較強吸附功能的孔隙結構,pH值為8~10,將其用在在農業生產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增強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能力、吸附有毒物質,促進農業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木屑、果殼氣化產生的木炭具有較高的固定碳、較低的灰分,非常適合制成活性炭產品提高生物質炭的附加值,可用于氣體凈化和水體處理。谷殼炭和稻草炭等雖然灰分含量較高,但是其硅含量也非常高,可用與制活性炭同時提取二氧化硅。稻殼炭還可以用于冶金行業的保溫材料,將其覆蓋在鋼水、鐵水上進行保溫可大大提高成品率。在高性能碳材料方面,張守軍與合作單位深入研發,將生物炭變成為價值極高的電極材料,實現了生物質向高端碳材料的轉化。


原創技術變商業模式實現“三翼齊飛”

好棋一著,全盤皆活。

數年的堅守與鉆研,張守軍率領德博能源為生物質利用闖出了一條新路。利用生物質中揮發分、水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分布特性,在氣化過程中通過調整固定碳的氧化程度,實現高效氣化或高品質生物炭及燃氣的同時輸出,進而提升生物質價值,開發出基于生物質氣化的多聯產、耦合發電、制備氫氣/天然氣/燃料電池發電等多項原創性技術。


生物質氣化的多聯產工藝流程圖


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工藝流程圖


生物質氣化制備氫氣/天然氣/燃料電池發電工藝流程圖

以入股國電長源下屬的湖北生物質氣化科技有限公司為標志,張守軍帶領德博公司走向生物質能源項目運營。通過引進三家院士團隊,控股安徽德博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投資運營安徽德博永鋒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徽虹源生物質有限公司、江蘇德博榮寶電力有限公司、安慶中基能源有限公司、安國德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生物質能源運營公司,實現以技術研發為基礎、以工程建設為突破、以投資運營為龍頭的生物質利用的商業模式,實現了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經濟效益的三翼齊飛。


懷寧經濟開發區生物質氣化 明光經濟開發區生物質氣化


集中供熱聯產炭項目 集中供熱聯產炭項目


 肥西生物質氣化供10t鍋爐 河南南陽物質氣化


熱炭聯產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燒爐窯聯產炭項目


河北安國生物質氣化供700萬大卡導熱油鍋爐聯產炭項目

由于生物質氣化多聯產、燃煤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和天然氣制備具有建設成本低、轉化效率高、產品多元化、運行靈活性高等特點,為我國農林廢棄物處理提供了新思路,這些技術一經問世,就吸引了政府和行業內更多人的關注。如今,在生物質氣化領域,德博能源在國內外已建有近百套成功案例,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客戶包括江西圣牛、湖南谷力、安徽海泉等大型糧食龍頭企業,江西龍凈等活性炭領軍企業,中國水業等上市公司和上海電氣等大型國有集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源地的浙江安吉圣氏生物和麗水雙槍等知名企業;在氣化耦合發電領域,由德博能源技術支持的國電長源10.8MW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穩定連續運行超過6年,華電襄陽15MW級的耦合發電項目已經投運,更多大型電力集團也與德博能源攜手共同推進氣化耦合發電;在制備天然氣、氫氣等化工品領域,在德博能源氣化中試項目技術支撐下,國內客戶已經完成項目的施工設計……



浙江麗水生物質氣化供8t鍋爐聯產炭項目 浙江安吉生物質氣化供10t鍋爐聯產炭項目



湖北荊門10.8MW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 湖北襄陽15MW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

隨著生物質高值氣化產業的發展,張守軍和德博能源也越來越多得到了社會認可。生物質氣化多聯產技術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林業和草原局梁希科技一等獎,合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燃煤機組耦合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榮獲湖北省荊門市科技發明二等獎,開發的生物質高值化氣化產品獲得了中國能源研究院評出的“中國能源裝備十大卓越性能產品”,公司也獲得《中華工商時報社》評出的“2017年度最具成長力企業”。


中國電力新聞網、中國發展網、中國能源報、華訊活性炭網等多家官方媒體對德博的成長歷程及技術創新做了多次報道。目前,德博能源是安徽省入駐三家院士團隊的民營企業,并與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


張守軍與張齊生院士、袁隆平院士、蔣劍春院士、陳溫福院士、丁文江院士在一起

黨的十九大和中央十四五規劃對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出了明確任務和新的更高要求,也為生物質氣化行業的大發展帶來了春天和新的契機。

中國農業大學的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秸稈年產量29億多噸,中國每年可生產秸稈7億多噸。如何對海量的秸稈進行無害處理考量著人們的智慧。曾經一個時期,一個“燒”字把天地打回了煙霧茫茫的混沌初開。但在張守軍和他的團隊這里,原先一名不文的農林廢棄物,經過多聯產設備催化運行,不但能發電產熱,而且能生成大量的炭基肥,實現變廢為寶,清潔高效。

“秸稈作為深加工的工業原料,如增值1.5到3倍,就是一個500億到1000億的大產業。”挺立行業發展的潮頭,沐浴著國家政策的春風,張守軍既有責任的重擔與壓力,更有前行的信心與動力。他決心奮進氣化發展新征程,繼續研發氣化技術,并將其應用在有機固廢的高效處理方面,為固廢高效處理開辟一條新路,用更多的氣化產品實現“藍天、碧水、凈土”的愿景,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組織架構
企業文化
榮譽資質
董事長致辭
人才隊伍
產品&工藝
產品分類
工程案例
典型案例
新聞動態
公司動態
行業資訊
聯系方式

電話:0086-551-65370368 /65369150
地址:合肥市高新區科學大道75-1號
網址:http://www.hfdebo.com
郵箱:china@hfdebo.com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封丘县| 朝阳市| 兴文县| 玉龙| 宜丰县| 渝北区| 舒城县| 家居| 岳阳市| 中西区| 瑞安市| 安化县| 天津市| 招远市| 昭通市| 丹巴县| 会昌县| 吉安县| 巫山县| 南乐县| 兴业县| 多伦县| 许昌县| 平江县| 资阳市| 津市市| 东山县| 宜都市| 宣汉县| 平塘县| 都匀市| 通江县| 财经| 宜宾市| 灌阳县| 大厂| 安新县| 江山市| 邯郸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