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中國角”“中國碳市場發展與展望”邊會在阿聯酋迪拜舉行。中國華電襄陽發電廠代表中國重點排放單位受邀在圓桌論壇上交流火電機組節能降碳案例。
華電集團襄陽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家軍先生從“積極參與中國碳市場建設”、“在傳統煤電減排技術基礎上探索生物質耦合發電等新路徑”、“提高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和“積極踐行生態碳匯行動”四個方面向國際社會系統介紹了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低碳發展方面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及實際行動。生動展示了中國華電基層火電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的突出成果,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更多“華電方案”,并重點介紹了襄陽電廠生物質氣化耦合燃煤機組發電技術。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最高議事決策機構,也是全球氣候變化議題領導者和參與者,包括政治家、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企業家、主流媒體等發聲、展示與行動的年度最重要國際舞臺。每年召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方國家,討論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如今,COP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高的的氣候相關會議。中國華電襄陽電廠采用德博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成功建設我國第一個以農林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該技術的分享和推廣,對于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為實現“3060”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走進華電襄陽電廠
地處鄂西北,東瀕漢江
是北煤南運、西電東送的戰略交會點
現有4臺33萬千瓦和2臺64萬千瓦
濕冷純凝機組
是鄂西北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
2022年,華電襄陽電廠
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項目入選
國家能源局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
是中國華電首個
入選國家耦合燃煤發電的發電企業
襄陽市地處漢江中游平原腹地,是全國20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十大夏糧主產區之一、三大芝麻產區之一,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生物質原料充足。
華電襄陽電廠現有4臺33萬千瓦和2臺64萬千瓦濕冷純凝機組,是鄂西北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該公司結合存量資產優勢,依托現有機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污染物集中治理平臺,啟動了生物質耦合大型燃煤機組發電科技創新工作。

該技術將生物質原料破碎(壓塊)、氣化進入大型電站鍋爐替代燃煤,充分利用電廠現有資源建設了一套適應多種類混合生物質的大型循環流化床氣化裝置,實現燃用稻殼、秸稈壓塊、木片、鋸末、菌棒等農林廢棄物的氣化利用,裝機容量10.8MW,年供電量可達5500萬千瓦時,消納生物質農林廢棄物約5萬噸,年節約標準煤約1.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5萬噸。氣化后的固體殘余物為草木灰,是復合有機化肥的重要原料,有利于農業循環經濟。

德博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將有助于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優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該項目所采用的生物質廢棄物作為燃料,也為中國實現“3060”目標提供了新的途徑和選擇。通過推廣和應用該技術,可以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